管理制度--物流管理教研室教研活动制度

         2020-12-18        58

为使教研室的教研活动进一步规范化、制度化,切实保证通过教研活动达到增强教师业务素质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、促进科研工作发展的目的,现结合国际贸易教研室的实际,制订本制度。

第一条:教研活动制度

1.日常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:制定教学大纲的贯彻落实措施,研究学期教学任务并制定实施计划,分析教学重点、难点,研讨教学内容、教学规律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,探讨专业建设、课程建设、教学改革方向、措施和方法,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措施,进行集体备课,开展评课活动,总结交流教学经验,以及其他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益的研讨活动。

2.日常教研活动以本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实施。院系要加强对教研活动的检查和指导,审核教研计划,检查教研情况,指导总结教研经验,定期进行总结评优和奖励。

3.教研室所有成员必须按时参加本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,严格考勤制度。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者,需提前本教研室主任批准,不能无故缺席。

4.教研室主任应承担本学科教研室教研活动的组织、管理责任,定期检查本教研室教师的备课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。

5.每学期初由教研室集体制定本学期日常教研活动计划,对本教研室学期内准备开展的教研活动内容、形式等做出安排,原则上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教研活动。

6.为提高教研活动质量,教研室要在每次活动之前对活动内容和形式做好安排和准备。每学期初,教研室可选择1—2个专题进行重点研究,以期取得较高水平的教研成果。

7.日常教研活动要切实做到人员、时间、内容三落实,教研室主任负责指定专人作好纪录,对教研活动过程认真记载,以便积累教研工作经验和教研成果。记录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:时间、地点、活动内容、主持人、参加人员及教研活动内容记录。

8.每学期末教研室要对日常教研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,日常教研活动记录由教研室保存并存档。

9.集体备课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,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,也是日常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。教研室应根据课程的特点,以及教学计划、教学大纲的要求,集思广益,研究和探讨教学大纲实施、教材配套选用、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用、相关课程之间的技术衔接等问题。

10.高级职称教师在集体备课中,有义务发挥“传、帮、带”的作用,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,在教学目的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以及课程知识点等方面给青年教师以必要的指导。

第二条:教研活动要求 

1.教研活动要做到七有:教研室在每学期初制订教研活动计划,并认真进行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,使教研活动做到七有,即:有计划、有主题、有中心发言人、有内容、有记录、有总结,有实效。 

2.教研活动要做到“三重”:一是重视学习现代教学理论、新课程改革要求和专业课程大纲。二是重视研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具体的实际问题。三是重视课题的研究,每次活动都要将课题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。

3.教研活动要做到“三不”:不说与研究主题无关的题外话;不做与研究无关的事;不争议没有研究意义的问题。

4.每次教研活动将活动记录和研讨文稿交到教研室存档备案。 

5.凡教研活动中确认的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等,各位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,并逐渐完善之。

 

物流管理教研室

         2020年9(修订版)